對於身為戰敗國一方,日本新一代如何看待七十年前把他們國家徹底改變的歷史,這些感受和認知如何影響他們對鄰近國家的看法?對於首相安倍晉三於戰後七十年談話中的二戰觀點,他們是否接受?
當鄰近國家關注日本《安全保障關聯法案》會構成軍事威脅,日本年輕人卻就此而從新思考身份認同,看著鄰國中國的強大,他們各有感受。
中國政府強調國人要「勿忘國耻」,每個內地中小學生都要牢記日本七十年前侵華歷史,在這環境長大的一群,又會以怎樣態度看待日本?
內地電影導演、日本媒體人、中日兩地學者和學生,都在尋找答案、尋找對話空間。



資深新聞工作者堀潤親身走訪經歷二戰的當事人,發現二戰前日本國民對社會政治漠不關心,跟今天情況相似。

椎名毅每年都會到靖國神社參拜,悼念戰爭死難者。

民間記者蜂谷翔子反對首相安倍晉三推行新保安法案。

玉城愛在沖繩土生土長,她積極參與反美軍基地和反安保法運動。

大陸導演陸川十年前拍攝了一套講述南京大屠殺的電影,反思戰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