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8, 2015

2015-12-27 螢之光(上)

為了追尋夢想,你願意花多少的青春和時間?

九年前,自畢業後一直從事生態保育工作的Mark 麥肇峰對前景感到迷茫,一次流浪到日本北九州市被當地漫天螢火蟲飛舞的情景震撼,又被當地居民致力保育螢火蟲的決心感動,Mark 自此全情投入保育螢火蟲的工作。

Mark 形容自己是香港的螢火蟲普查員,經常深入叢林探險追蹤螢火蟲,記錄牠們的生態變化。他慨嘆香港的螢火蟲正面臨棲息地被破壞、品種滅絕的危機。







Tuesday, December 22, 2015

2015-12-20 命懸一念

今年十月,19歲少女勞美蘭因患上肺血壓高,未能及時換肺而病逝,事件引起公眾再次關注香港器官捐贈問題。一個月後,確診「威爾遜症」的邱鷺文一度因肝昏迷和肝衰竭徘徊死亡邊緣,醫生團隊表示,換肝是唯一出路。

今年四月,衛生署進行了焦點小組研究,發現市民不願意死後捐贈的原因,主要是保留全屍的傳統觀念,以及擔心家人反對,而不願意的市民,由2011年的8.8%不願意,上升至2013年的17.5%。醫管局數字顯示,過去三年遺體器官捐贈用作移植的宗數持續下降。

其實早在八、九十年代,立法局議員已經就這問題提出不同質詢和意見。廿多年過去,器官捐贈率仍然偏低,輪候器官的隊每日仍然有超過2000人。究竟問題出在哪?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另一個勞美蘭出現?






Sunday, December 13, 2015

2015-12-13 老障無依

醫療進步,人類的平均壽命得以延長,智障人士以往的平均壽命一般為20至30歲,大量研究報告顯示智障人士目前的平均壽命已可達至50至60歲。

有研究更指出智障人士身體機能退化比正常人來得快和嚴重,約三四十歲便出現「早發性老化」,一個四十歲的智障人士,身體機能有如六、七十歲的正常長者。

未來五至十年,香港會有更多智障人士步入衰老年紀,究竟現時政府提供的相關服務能否回應未來需要?老齡化為智障人士及服務機構帶來新的挑戰與問題。如何按照現行的安老政策去照顧他們呢?在庇護工場工作的高齡智障人士何時才可以退休呢?





Wednesday, December 9, 2015

2015-12-06 無言的樹

般咸道四顆大榕樹無辜被斬,引起不少市民的議論、無奈和憤怒;坪洲幾十年朴樹去留的近日爭議,在區內亦引起關注。

城市綠化,樹木是社區重要資源,近年塌樹事件頻生,五年前政府成立樹木辦統籌管理,定出指引,由各部門管理轄下樹木,但如何執行,權力落在不同部門,有學者專家批評現行的政策只參照外國經驗,做風險評估,沒有顧及香港實況;前線城市綠化,資歷只靠通過一個二百條選擇題之考試;實際管理工作更是層層外判,價低者得,缺乏監管,為求零風險,令不少樹木枉死。

香港管理樹木制度缺乏透明度,樹木是社區一部分,市民基於對樹的感情,自發保育樹木,編寫區內樹木地圖,給樹寫信,民間對樹的訴求和官員的官僚,形成強烈對比,究竟香港的樹木和人如何能真的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