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4, 2017

2017-10-23 求安身

市民對住屋需求有增無減,置業階梯未必人人攀得上,基層市民的住屋需要,如何解決?

本港現時有逾27萬宗公屋申請個案,平均輪候時間為4.7年。面對愈來愈⾧的公屋輪候申請者隊伍,政府稱會以破格思維,協助和促成各項由民間主導和推行的短期措施,增加過渡性住屋供應。

其中一個「社會房屋共享計劃」以釋放社區內閒置單位,以共居模式租予有需要的人士。另外又構思在閒置土地興建預製組合屋,增加房屋供應量。

一系列的過渡性房屋措施,是創新抑或倒退?由政府牽頭拆牆鬆綁,是否就能避免民間機構推行類似計劃時所遇到的難處?

Tuesday, October 17, 2017

2017-10-16 單車成災

單車文化興起,愈來愈多人喜歡踏着單車周圍走,甚至用來代步,上班出行,半年前香港首間共享單車公司開業,短時間內已陸續有新公司加入戰團,有來自星加坡的,亦有在網上眾籌成功的初創企業,多間共享單車進入香港市場,無疑為香港人提供更多租單車選擇,但另一方面單車泊位和管理問題,似乎亦為政府帶來了新衝擊。

在推動單車普及化的同時,怎樣才做到真正的共享,問題引來社會的爭議及關注,而在深圳和廣州的共享單車比香港發展得早,當中有什麼地方值得借鏡呢?本集將會探討單車在香港的路權問題,以及共享單車的發展前景,到底怎樣劃分公共空間才可以讓市民做到”綠色出行”的新發展趨勢呢?

Friday, October 13, 2017

2017-10-09 睇病難

鄧桂思醫療事故,醫管局調查委員會指涉事醫生為求盡快完成繁重工作而開漏藥,更形容醫護人員或養成「機械化」工作的心態。這種「機械化」心態是如何煉成?

鏗鏘集從病人的視覺,記錄一位婆婆在公立醫院的看病歴程,亦如實記錄一位醫生,一天的工作流程,從醫患兩個角度呈現公立醫院流程、工作量和醫患關係的問題。病人質疑「等就三個鐘睇就三分鐘」,無得到詳細的診症;醫生質疑自已是「工廠女工」,門診安排的病人太多,每個要趕在幾分鐘內完成,錯漏難免。

醫生工會曾經在2008年召開記者招待會,控訴看症時間不足,對醫生病人也不公平。醫管局當年成立專責小組跟進,並委託中大用兩年時間研究合理的診症時間。結果這份研究報告至今未公開,診症時間不足的問題不了了之,隨時導致一次又一次悲劇。

Thursday, October 5, 2017

2017-10-02 出租情人

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社交媒體、色情內容和情慾關係,只在點指之間。今年,相片分享平台禁止用戶使用「#ptgf」的標籤,引起全城關注。#ptgf解作Part-time Girlfriend(兼職女友),是近年用戶利用社交平台「出租自己」,提供逛街、看戲、吃飯等陪伴服務,明碼實價,部分用戶更被指向客人提供性服務,激起社會上有關道德價值觀的爭議。然而,越多人抨擊「出租情人」金錢掛帥的價值觀,卻令更多人躍躍欲試,在社交媒體開設帳戶,成為別人的出租男女朋友。

本集紀錄了出租情人的最真實的自白:有人為了新鮮好奇,有人坦言希望賺快錢,有人卻悔不當初。一買一賣,你情我願,不過這種交易背後,有沒有挑戰社會的道德底線?又隱藏了什麼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