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30, 2013

2013-12-29 不包括的土地

本月初, 立法會通過將有「香港馬爾代夫」之稱的大浪西灣,由「不包括土地」變成郊野公園的一部分,環保人士樂見美麗海灣免再受發展破壞;但擁有業權的原居民,卻誓言要守衛自己的土地,一場關乎香港郊野公園的環保戰,其實才剛剛開始。

位於西貢郊野公園內的白沙澳,是一班外籍人士的美麗家園,客家古樓錯落有致,可能是現存最美、最完整的「不包括土地」村落,但同時惹來發展商虎視眈眈,白沙澳會否成為大浪西灣的翻版?

位於船灣郊野公園內的梅子林村,村長多年爭取修路改善基建,他聲稱土地不求賣錢,只為重整祖業,還有滿腦大計想在該地搞生態旅遊,這會否成為偏遠村落的出路?

環保人士為保衛「不包括土地」四出考察偏遠村落,從前他眼裏只有生態與保育,但與村民親身傾談後,他有不一樣的想法。

還有前漁護署助理署長細談郊野公園與不包括土地的發展,從歷史脈絡為這個郊野公園守護戰找一個註腳與出路。


Thursday, December 26, 2013

2013-12-22 功成不必我在

王惠芬,十六年前,由接觸到一群南亞裔失學兒童開始,一直為這班被社會忽略的隱形社群,抱打不平。

在沒有任何資源之下,成立只有她的一人志願組織,協助求助者爭取公平、公義。

行公義、好憐憫,是王惠芬所堅守的社工核心價值,多年來,倡議以中文作第二語言政策,希望令少數族裔得到平等競爭機會。

一個永不言倦的戰士,最近,決定卸下戰衣,退下火線,離開她一直不離不棄的崗位。她謂自己使命未完,帶著遺憾離開,什麼促使她有這決定?倡議平權的道路是否孤獨?即將離開有何爭扎?有何盼望?她謂百般滋味!






Monday, December 16, 2013

2013-12-15 融合路遙遙

融合教育是指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安排在普通學校接受教育,當中包括有自閉症,智障,視障,聽障,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肢體殘疾等學生,原意是讓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亦能融入主流學校的正常生活中,出發點無容置疑。

自1997年的先導計劃後,香港推行融合教育政策已有十六年的發展過程,但在學校要照顧有學習障礙的學生,達至共融,依然困難重重;有學生家長認為政府支援不足,而老師要在大班教學的環境中,既要照顧普通學生的進度,同時亦要顧及個別學習差異,要達至平衡亦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政府在2003/04年推出行”新資助模式”計劃,按照每間學校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人數,以及個別學生問題的嚴重程度,向學校提供津貼,到底成效如何?至於師資培訓方面,又能夠應付不斷增多的特殊學習需要學生呢?

本集將以屯門一間中學為個案,探討融合教育在港實施的現況,訪問嘉賓還包括對有關議題關注的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及家長關注組織。




Sunday, December 8, 2013

2013-12-08 球變

四年前,香港足球代表隊奪得東亞運動會金牌後,政府隨即推行「鳳凰計劃」,自二零一一年底開始,每年給予足總額外二千萬元撥款,以振興香港足運,為期三年。雖然鳳凰計劃已展開接近三年,但球迷至今卻未看到新氣象。相反,以公帑聘請的足總首任行政總裁及港隊主教練卻先後離任,鳳凰計劃的多項重要建議如推行新職業聯賽等,至今仍未實現。球圈中人由最初對改革足運抱持厚望,兩年半過去,期望變為失望,甚至悲觀。首三年撥款期即將屆滿,政府應否就這個計劃作一次檢討?


Monday, December 2, 2013

2013-12-01 細味盤中飧

我們仰賴食物維生,近年食品安全事故頻現,令人關注。在台灣民眾爭取安全食物的聲音不絕,民間團體將消費者權益結合保護環境和本土化運動,希望建立一個安全的食物網。嘗試從民間對食物的觀念改變開始,支持本土有機農業,保護環境,減少依賴進口食材,減低碳排放。提高自給率之餘,透過本土化的生產、加工及銷售,亦對食物安全有更大掌控。反觀香港本土農業衰萎,我們是否要認真思考農業對一個地方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