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30, 2021

2021-06-28 困鬥24

新冠疫情期間,大多數人認為留在家中是最安全,但對有些人來說卻不一樣。聯合國數據顯示,全球各地疫情下禁足等措施導致家庭暴力求助有上升趨勢。過去一年,本港社福機構的求助個案亦增多,有社工指出積存已久的家庭鬱結,在各人留家避疫釀成「困獸鬥」,甚至出現家庭暴力,當中包括威嚇、暴力或精神虐待的行為,對象包括配偶、長者、兒童、情侶或親屬,而且不論性別。

本集記錄他們被至愛親人的種種虐待後的心理掙扎,為的都是無法輕言斷棄的親密關係







Tuesday, June 29, 2021

2021-06-21 市民當入樽

多年來,香港一直希望提升回收率,減少堆填區的負荷。可是,2019年的整體回收量是十年新低。

環保署以往依賴三色桶做回收,但曾經有傳媒揭發有外判清潔工人擅自將回收物品棄置,到底現時三色桶的回收成效有沒有改善?

在2021年,政府大約投放了2.5億,在全港十八區推行22個回收便利點,希望支援公眾實踐減廢回收;同時,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已完成公眾諮詢,環保署建議向塑膠樽裝飲料供應商按產品大小徵費,最快在2024年執行。多項的新的政策是否有助提升回收率?環保署背後又有什麼新思維?

市民要將膠樽及其他塑膠分開, 投入兩個不同回收箱

環保署在全港增設了22個回收便利點, 市民可以回收8類家居廢物

市民在綠在區區回收物件可以儲積分及兌換禮品

一班義工經常到南丫島淨灘, 在岸邊最常見到的垃圾是膠樽及發泡膠

白鴿坑海岸位於南丫島北邊, 那裡人跡罕至及山路崎嶇, 陳Wing要游繩而下

參與淨灘的義工會將垃圾分類及點算數目

陳Wing以航拍機拍攝南丫島海岸布滿垃圾的情況

環保署在全港擺放了60部入樽機, 回收膠樽每個回贈1毫

民間團體免廢暢飲發起膠樽回收計劃, 每個膠樽有5仙回贈

有市民將衣架扔入三色回收桶

Thursday, June 17, 2021

2021-06-14 五月五 · 疫流同舟

「端午節」是中國於農曆五月的節慶,而每年大大小小的龍舟比賽在全港各區舉行,成為「端午節」的節日習俗盛事之一,可惜受新冠疫情影響,連續兩年多區龍舟比賽取消,令參賽隊伍失望之餘,也影響龍舟隊的訓練,另方面,有機構為特殊需要或殘障人士組織龍舟隊,同舟同行,在沒有比賽的日子,龍舟隊成員依然堅持練習,以絕不放棄的精神,希望在疫流中保持這份龍舟熱情。





Tuesday, June 8, 2021

2021-06-07 電動車普及化?

政府在3月17日公布了首份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提出在2025年前提供至少15.5萬個充電設施,在2035年之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2050年達到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電動車普及化是大勢所趨,然而至今只有1.85萬輛電動私家車和4,500個充電站,僅僅達到2011年《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所訂定目標的一成,難免令人擔心《路線圖》會再次落空,究竟電動車普及化計劃在推行上有甚麼難度,業界要面對甚麼挑戰?各界有甚麼看法?



馮浩然(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徐家健(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Wednesday, June 2, 2021

2021-05-31 盼在經濟復甦時

新冠肺炎肆虐逾一年,疫情依然反覆不定,各行各業艱苦經營,旅遊業、餐飲業、貨運物流依然困難,店鋪的倒閉潮未有止息,但隨著接種疫苗,旅遊氣泡、疫苗氣泡等各項措施,政府預測今年香港經濟增長介乎3.5%至5.5%,而最新失業率亦有所回落。股市樓市持續上升,香港真的有望走出谷底嗎?剛過的五一黃金週市面情況又如何?零售業在未完全通關情況下加如何經營?經濟是向好?還是未到谷底?相信大家仍在盼望經濟復甦時。